🔌网线探究
date
Aug 2, 2021
slug
cable-com-debug
status
Published
tags
IT
Hardware
summary
网线纠错 对比
type
Post
URL
首发时间
Feb 26, 2022 11:35 AM
Files
日期

🌍数据
品牌 | AMP五类 | 六类自制 | 包尔星克7类 | 包-7类 | 包-六类 | 杂牌六类扁线 | 小米六类屏蔽 | 五类自制 |
线径 | 24 | 23 | 32 | 32 | 32 | 32 | 32 | 24 |
线长 | 1.5 | 3.5 | 3 | 3 | 3 | 0.5 | 0.5 | 1.5 |
阻值 | 0.2 | 0.3 | 2.3-22 | 1.7 | 1.1 | 1.3 | 1.2-28 | 0.9 |
🧷灵感
最近家里网络频繁出现百兆,打地鼠一样,解决一个另一个又出现了,故而开始全面排查网线……
🥢说明
定位网络问题
因为我经常用两台电脑互相访问或者控制,最近总发现连接速度只有百兆。网络出状况,排查难度跟网络复杂程度成正比。不过,跟电脑故障排除一样,用替换法基本上都能解决。
排除顺序依次是光猫-路由器-交换机-无线AP-网卡,光猫、ap、网卡都是有显示界面的,可以直接看接口速率是不是在1000Mb,
但是,这些设备都排除后,故障依旧,替换法竟然失效了。那么剩下什么?网线、水晶头、墙上面板。
检测网线
专心替换网线时,竟然心力交瘁,一度怀疑家里几十条网线不够用了。总是换了一根好几天,又有别的坏了,再把手头的换上去,又发现还能跑千兆,测线8芯全通。
研究了下,发现根源就在于,仪器不够专业,平常我们使用的测线仪只测线序和通断,无法排除线阻过高和绞距造成的网络问题。专业网线测试器太贵,租也不合算,拿出万用表一试,还挺趁手。
看一下最高水平:


一根机制线,一根自制线,都可以达到0.3欧以下的水平,线芯的质量是最关键的。
看一下典型的问题线:


同样三米线,但是电阻达到2.3欧,而且有两根线芯达到22.3,应该是接头闸刀松了,或者中间段被折过。接到电脑上,就会时而千兆时而百兆。
这里,有个小技巧可以概率修复线阻,就是用压线钳重压几次,同时磨净铜片上的氧化层。
同样出问题的,还有小米的6类机制线,我感觉所谓的6类7类屏蔽线出问题几率极大。

说到线的品质,要提一下线径,就是线上标注的“24AWG”字样,24是比较合理的千兆线径了,再细就即容易出问题。像扁线,不管他天花乱坠标称6类7类线,线径都只有30-32AWG,而常见的超五类圆线都是24AWG,六类是23AWG。
还有材质,现在很多铝代铜,所以同样24AWG的amp网线阻值只有常见自制线的1/3,而30AWG铜线可能优于24AWG铝线。
下面这根是比较优秀的扁线了


普通24AWG自制网线,0.9欧,应该铝包铜线芯。也就是说1米左右的阻值1是可以接受的,超过这个数值就考虑换了吧。

扁线也不能一棍子打死,0.4米,六类,30AWG,0.3欧。当然不能光看线身标注,另一根标注完全相同的扁线,阻值20(坏了),目测也细很多。

水晶头
水晶头其实是网线的一部分,而且每次测试没必要测裸线,因为你最终使用还是看整体通断。只是要强调:水晶头的闸刀是个活动部件,会氧化,会松动,会导致整根网线报废。看线径粗细选择5/6类水晶头,买纯铜的品牌水晶头,已经老化松动的网线可以通过换头复活,也有可能通过重新压制缓解故障网线。
面板
面板是比较难出问题的,因为装修时选的牌子过硬,虽然是5类面板,但是夹六类线也完全可用。有氧化的可能,但是由于埋墙,基本上不存在松动。另外,打好线之后的面板,测试起来很麻烦,有机会再搞。
总结一下:
1、网线首选六类非屏蔽圆线,不要选扁线细线,7类8类家用完全没必要。线径24AWG以上,不管机制自制,即使坏了自己做个头也很方便。
2、有特殊需求,选了极细线或者扁线,你要把它当做消耗品,定期检测一下线阻,一旦电阻过高了,大概率是要换了。
3、家里布线,成箱网线一分钱一分货,因为就是由铜价和做工决定的,所以买贵的。机制线/成品线,选标注材质和线径的,京东多买几种,测好线阻再决定取舍。
4、故障网线,可以考虑剪头重做,当然,前提是它本身素质好,线径细过32AWG或者最低阻值超过1的就直接扔了。
